随着AI数字人在影视制作、虚拟教学、元宇宙场景中的爆发式应用,高校数字媒体教育正新的变革,为主动适应数字影视产业的市场变革,成都文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率先启动师资数字化转型计划。2025年6月24日至26日,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指导、微影星火数字传媒产业学院支持下,成都文理编导专业青年教师团队何杰丽、范培莅、胡兰霖老师赴上海参加"微影星火AI数字人全流程技术高校教师培训营",通过系统掌握UE5数字人开发全流程技术,为构建新型数字影视课程体系储备核心能力、为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传媒人才奠定基础。
培训首日,元宇宙专家卢逊带领学员开启"高保真数字人创建"之旅。卢老师首先介绍数字人产业发展以及最终成果案例(互动数字人 直播+AI 对话),并通过Quixel Bridge角色模板定制、MetaHuman面部特征编辑等实操,使参训教师掌握了AI辅助建模的核心方法论。东方梦工厂《功夫熊猫3》的工业级技术流程分享,更让学员们直观理解影视级数字人开发标准。
次日课程聚焦"AI驱动交互系统",学员们成功在本地部署DeepSeek模型,完成语音识别接入UE5合成等关键技术节点,最亮眼的"对话控制表情"模块,通过三维情绪空间算法,让数字人能够精准呈现各种微表情(从鼓励性微笑到思考时的蹙眉)。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为虚拟教师、远程辅导等教育场景。
收官日的动作捕捉课程由资深工程师秦子豪主导,秦老师以电影《热烈》为案例,讲解了Vicon光学动捕系统与Unreal Engine 5实时渲染技术,学员们佩戴专业动捕设备完成了包括行走、奔跑、舞蹈等基础动作的数据采集,并深入实践了数据降噪、关键帧优化、骨骼重定向等技术流程,最终实现实时驱动MetaHuman角色的完整Demo。这种"技术实操+影视级案例"的教学模式,有效缩短了课堂理论与行业实践的差距。
掌握AI数字人技术不是终点,而是成都文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重构数字影视教育体系的起点,把这些技术融入剧本创作、影视制作等核心课程,培养既懂艺术表达又掌握技术工具的复合型人才,持续推动教育内容与产业技术的协同进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