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诗人吴世松文理大讲堂谈诗歌

十七年前,因为一纸信封,记者屠新蓉结识了一位农民,吴世松。十七年后,他已发表百万字作品,出版了诗集《星星的故乡》、散文集《水城恋歌》,名副其实的诗人。
5月3日,他们相聚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大讲堂,与师生一起谈论诗篇,再续诗缘。
十七年前,盘曲的山脚下,他很质朴,这是屠新蓉老师对他的第一印象。而对于吴世松老师的诗歌,她说最令她动容的还是诗歌中透露的对家乡、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外界的向往。
在“十七年,再续诗缘”的交流会上,诗歌朗诵《我的村庄》令他颇有感慨。
诗歌中这样写道:在尖山,在老牛坡下,在我的村庄,有熟悉的面孔,熟悉的玉米林,熟悉的篱笆墙。在金堂离天堂最近的这个村庄,我的日子象浓浓的酒一样醇香。据他回忆,诗歌写作时,他被调任为尖山村书记,与村民的朝夕相处,从而使他有感而发。
对于诗歌的创作,吴世松老师更加注重真实情感的表达。他说道:生活就是诗歌,诗歌来源于生活。他鼓励大家保持平和的心境,静心阅读,用心写作。

我院院长王释教授,副院长徐阿李教授及金堂县栖贤乡团委的青年朋友也参加了此次交流会。
责任编辑 袁卫权
文字记者 赵嘉琳